值班的学生连夜发货。
上课的教室像个杂货铺。
上课的教室像个杂货铺。
90后网络小贩如何年入百万
义乌一高职院校专门培养“网络小贩” 周边村借势发展电子商务变成“淘宝村”
一入学就开淘宝店、课堂上允许接单、淘宝业绩代替学分,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班被称作“淘宝班”,今年6月,创业班的第一届学生正式从学校毕业。10月8日,新一届的大一新生刚刚结束军训已完成了淘宝店铺的注册。老师开始指导新生对店铺进行装修。这个“淘宝班”从创设开始就夺人眼球,也备受争议,从新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到学生上涨的业绩收入。
这些学院出身的90后“网络小商贩”,零基础低成本,不少人成了百万富翁。近年来不自觉地带动了义乌本地的实体商贩投身电子商务,以青岩刘村为代表的“淘宝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学生,电子商务的奇迹就此书写。
文/本报记者 杨洋 图/本报记者 莫伟浓
石豪杰,男,河南安阳人,出生于1990年6月,现为睿清科技董事长,在温州、台州等地设分公司,有正式员工12人,有5项专利,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
董思思,女,浙江义乌人,出生于1991年11月,现为义乌巨浪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营一间淘宝商城店铺,雇用8名正式员工,月营业额50万元……
他们都是刚毕业的义乌工商学院创业班第一届学生,这些学长学姐的事迹,对于这里的在校生来说都耳熟能详,叶永伟也不例外。
淘宝班多为富二代或贫困生
叶永伟今年大三,来自浙江农村,1991年生。高中成绩不算很差,但是“没考上二本,三本又不想去读”。在家人的反对中,他自己选择义乌工商学院,准备自己创业。
大二上学期的那个冬季,他应季从义乌商贸城进了一批卡通棉拖鞋,卖得好了决定开始只卖拖鞋。“选择产品关联度要高,要专门把一块产品做好。”叶永伟总结了几点经验:“我们学生一般都是做季节性的产品,一个是从时间安排上去考虑,不会一直很忙,另一个是能够在一个产品领域避开稳定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他认识到淘宝规则的多变,每一次变化对于经营来说都是从零开始。比如曾经吃香的皇冠店,对于叶永伟来说并不是努力的目标,“现在皇冠店在淘宝已经从优势变为劣势,皇冠店客流量大,服务质量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而经营扩张的一些小店却很重视服务,很重视提升。”叶永伟陆续开了几家店,交替经营,平均备着七八万元的货品。几家店的利润一年下来平均每月3万元。
相比于同龄人,叶永伟更早进入实践,更有优势,但他也知道毕业后面对的竞争对手就不再只是同龄人。虽然月入3万元,但叶永伟并没有往家里寄钱,对此,他认为自己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积累尽可能多的资金,“我必须尽快地先赚到这个钱,不想有一天捉襟见肘。”
叶永伟表示自己年龄还小,还不着急择业,目前的时间段就是积累资金、经验、知识和能力,现阶段还是靠“卖自己的劳动力”,他认为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据介绍,在“淘宝班”里,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从全国各地来到义乌的学生而非本地学生。创业学院院长朱华兵发现,在创业班里做得好的主要是两类学生,一类是“富二代”,他们目睹了父辈的创业历程,希望尝试,不愿意接班,而是想要自己白手起家;另一类是贫困生,他们急于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不抢饭碗而创造饭碗
义乌工商学院的“淘宝班”,最早由该院的常务副院长贾少华设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3年来争议没消停过。 “别人说我培养小商贩,我很乐意。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毕业的时候首先能养活自己,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还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就更好了,我能培养出一个义乌小商品城的经营户我是很骄傲的,比培养一个为小老板打工的大学生更让我骄傲。”
创业学院院长朱华兵教授也是贾少华教育理念的坚定执行者。今年6月,创业班也就是被媒体称为“淘宝班”的第一届学生正式毕业了,让朱华兵骄傲的是,如他所愿,他的学生曾经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在这里找回了自信,他们的毕业生不是与大学生抢饭碗,而是创造饭碗。
“如果有人打电话来我们学院招聘,我都是一口回绝,请他去其他学院和学校找,我们学生不是被招聘,而是招聘人的。”朱华兵说。
在刚刚毕业的这一批学生里,创业率达到100%,这里的创业率的统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创业认定:高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运行过程中,信用积分达到1000分,好评率(好评数与交易数的百分比)在98%以上; 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从事电子商务(网店)经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朱华兵表示,大一、大二的时候还比较好统计学生收入,但到了毕业班就很难统计了,学生不是很愿意透露实际的收入。据他们的粗略了解,四个班级,每个班30人,每个班达到每月1万收入的至少5人,月收入在5000~6000元范围内最高,收入最高的年收入超过100万元,成为让人羡慕的百万富翁。
“人均收入每月1万元,有些人肯定更高。”朱华兵觉得,作为创业学院院长的他虽然重视学生业绩,但也是以业绩看能力的角度,他并不希望把创业学院当做神奇学院,不是希望学生在学校里赚多少钱,而是希望给这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三年的创业体验。
淘宝业绩代替学分
对于创业教育,朱华兵认为中国高校中没有合适的师资,大部分老师自身没有创业经历,所以不能迷信教师,他提倡师生“同创同学”,不强调课堂纪律,不禁止课堂接单,不限制学生请假。
王巍是刚刚毕业这届学生的四个班主任之一,他很看好自己的毕业生,觉得学生卖家的职业水平更高,所卖的产品也常常引领社会潮流,比如石豪杰售卖3D眼镜,买下来核心专利等等。他强调,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商业道德的培养,还要系统学习知识产权和淘宝规则,教师定期要查看学生店铺,翻看交易记录,若发现刷钻就要处分。三年来,除了帮助学生选择产品、组建团队以外,还为学生和企业牵线搭桥,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货源,一些高新科技企业有很强的研发能力,销售不行,这类企业最欢迎能接受新产品的学生。
创业班的学生平均每个星期20节课,其中有6节是创业实践课。朱华兵说创业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迷信课程,课程不能解决一切,“如果开设让学生睡觉的课程,宁愿不开”,除了课程,朱华兵尽量避免过多的卷面考试,文案课程就让学生写一段产品介绍,摄影课程就让学生提交自己拍摄的产品图片。
至于考核,创业学院坚持“业绩导向”和“业绩替代学分”,评价有两把尺子,信誉度和营业额。业绩替代的学分称为“非课程学分”,大一店铺达到3钻、大二达到5钻、大三达到皇冠,每年就可以替代12个学分,相当于6门课程。参加一次学长讲堂,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一次可以抵2个学分,帮助创业落后的同学结对,带成功一个算2个学分。
村民+学生带旺“淘宝村”
2009年5月5日,贾少华来到青岩刘村给全体党员做报告,在这次报告中,他第一次提出“建个淘宝城”。那个时候的青岩刘村,刚刚完成旧城改造,平均每户人家都拥有5层楼的楼房,每层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如果把自住以外的房屋租出去,少说一年也有20万元。对于村民来说,有两个当务之急,第一是把家里的空房子尽快租出去,第二是让家里的“富二代”有点事情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少华的建议——以电子商务兴旺村庄,难得地在村里得到了“思想统一,高度认可”。
最早,也是义乌工商学院的在校生、毕业生成为了青岩刘的第一批租客,他们租下5层小楼里最便宜的顶楼,一室一厅的年租金约为8000元,而若在市中心同样的面积要租到6~7万元。贾少华觉得学生给青岩刘村带来的变化很有意思:“后来这些在楼下开着超市饭馆,或者在小商品城有着自己的摊位的村民房东们渐渐明白了学生的事业,看他们做得好,也开始在自己实体生意的基础上试着做。”
青岩刘村有700多户人家,居民1000多人。随着学生刺激了村民的生意“触电”,村里的电子商务配套也迅速发展起来,每家每户光纤入户、宽带上网,20多家快递进驻承诺提供最好服务最低价格,开起一间间深夜依然为这些淘宝卖家提供饭食的餐馆等,逐渐完善的配套、浓厚的商业氛围也不断吸引了在义乌的各省市网商来此驻扎。
最热闹的时候是2010年,2000多家网店,其中开始出现亿元销售额的卖家,还有一批千万销售额的大卖家。最新统计显示,该村年淘宝交易额已经超过20亿元人民币。淘宝网上交易超过50万笔的“金冠”店铺,近十分之一都从这里走出来。对于青岩刘村网商的成长,有人形容:“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小车出去。”
马樟良就是被带动的青岩刘村民之一,他在义乌商贸城有自己的四个铺位,实体店面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在去年,他把自己租出去的房屋全部收回来,发展电子商务。
相比于学生卖家来说,尽管当地村民加入的时间要晚一些,但因为有着更强的实力,往往发展更快。这几天,马樟良刚刚申请成功一个促销活动,一款原价200多元的厨具仅以97元的价格出售。
淘宝村经验全国都能推广
同样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广东省,2012年2月开始,位于广东普宁的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在考察了义乌工商学院的模式后也开设了“淘宝班”,半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班级的62名学生个个都成了万元户,最高月收入达到8万元。这超出了贾少华的想象,连连感叹:“他们做得太好了!”
在贾少华看来,广东的产业基础更好,发展电子商务会发展得更好更快。潮汕“淘宝班”的成功就在于依托于普宁市这个粤东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衬衣生产基地。
他认为,目前电子商务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从数量来看在膨胀,但从比例来看还远远不够,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里,规划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而目前这个数字是4.5%~4.6%,但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20%以上,所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淘宝就是网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天猫和京东商城这些就像现实中的沃尔玛。淘宝的小卖家和过去义乌小商品城的摊主一样,都要面临转型升级,从做零售到做批发,从杂货店到专卖店,从内贸做到外贸。电子商务跟实体商务一样需要更多的小卖家。”贾少华认为,淘宝班、淘宝村,在全国都可以推广。
(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