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Kickstarter面临一个升级,从讲梦想到讲生意(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 王鑫 10月7日报道
有人称Kickstarter为“梦想工厂”,因为这个网站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走出让梦想成为现实的第一步并不困难。但在这条路上,赢得了开头,不意味拥有成功的结尾。
Kickstarter是当下最炙手可热、全球最大的创意项目融资平台。过去三年时间,近三百万用户为三万多项目捐助了约三亿美元的资金。
就在今年7月份,Kickstarter上第八个融资过百万的项目诞生:基于Android系统的游戏终端Ouya,仅用了8个多小时,就达到了自己95万美元的融资目标。截止到项目融资结束,Ouya融资总额超850万美元。这个结果让Ouya公司CEO朱莉感到兴奋又意外。因为超额的资金意味超额的订单。想要在明年3月份出货,这个压力不小。
但是,Kickstarter网站本身也在担心,当被梦想和创意过度“装扮”的项目引来失控的热情,而结果却让越来越多人失望时,围绕“众募”形式(crowdfunding)所营造的蜜月期就会结束。因此,在9月份,Kickstarter在官方博客中,以题为《Kickstarter不是一个商店》的文章告诉融资者,必须在项目中写明各种风险和挑战,禁止有关硬件和产品设计类的项目进行过度的渲染和包装。
Kickstarter面临一个升级,从讲梦想到讲生意。
Kickstarter的梦想:解放创造力
佩里•陈(Perry Chen)是Kickstarter三位创始人之一,做过画廊、音乐的他对于人们是如何扼杀掉自己的创造力颇有感触:“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有很多新想法,但由于一些严酷的现实,我们把想法抛到了一边,而金钱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因此,Kickstarter就起源于这样一个明确的感觉:创意人士需要一个服务来为他们的项目筹集资金。
Kickstarter一直维持着13个分类项目:艺术、动画、舞蹈、设计、时尚、电影(视频)、食物、游戏、音乐、美术、出版、科技、戏剧。一位热心研究者根据截止到7月份的公开数据分析了该网站上的所有项目,其中电影类的项目数和融资额都占首位,总融资额达到6230万美元,排名第二的是音乐类项目,总融资额4114万美元。成功率最高的是舞蹈类项目,增长最快的是游戏类项目。这个趋势和年初的另一个统计报告达成了一致。
这个结果也达到了Kickstarter的预期,因为它真的在帮助有创意的人士把他们脑海中的东西创造出来。在2012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12%的影片是Kickstarter上的项目。
但如果仅仅把Kickstarter当成是一个融资的平台则过于狭窄。知名科技博客GigaOm的创始人奥姆•马里克(Om Malik)认为,Kickstarter正在帮助工业制造经济向“制造者经济(maker economy)”迁移。
在这个系统中,项目的捐助者并不仅仅是一个投资人,他们是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慈善家,但更多时候,他们就是这个创意产品的用户。对于产品的制造者而言,这意味着集资的同时就已经找到了产品的目标用户群。甚至,他可以更明确其即将制造的产品是否真的存在用户需求。围绕着产品所形成的讨论,则在建立一个真正的用户社区。你随时获取用户的意见,并将其融入进即将生产的产品。
和直接在一个商店中买到现实的产品不同,捐助者面向的是仍停留在概念和原型的非现成品。曾有人设想,如果把Kickstarter上项目直接做成实体产品进行售卖,是不是还会有那么多人以捐助项目的金额去购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创意和原型被赋予着各种故事和梦想,捐助者通过捐助行为实现了一个更高层级上的价值,他在帮助他人,同时实现了个人价值。
Kickstarter另一个常被忽视的价值:产品制造的公开化让更多人了解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由于每个项目融资成功后,都要跟自己的捐助者随时沟通,告知项目的进展。因此,对于想要做同类型事情的人,Kickstarter如同一个案例学习库。
在最近所热议的“硬件创业浪潮”中,Kickstarter也承担了重要角色。智能手表Pebble未获得投资人青睐,但在Kickstarter上却融到了千万美元。国内硬件创业者王建军(微博)评Kickstarter为“目前最大最好的硬件创业孵化器”。
Kickstarter的生意:淹没在现金中
但有时看到了美梦的开头,却未必看到了美梦的结尾。《连线》杂志如此描述:也许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会将美梦变成噩梦。
瑞奇•布勒(Rich Burlew)希望翻印他的一系列角色扮演类游戏书籍,他在Kickstarter上的融资目标约5.8万美元,这些钱足够印刷5000本。但他最终的融资金额却达到了125万美元,这意味着需要印刷11万本。如此大的数额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原先预定的印刷厂根本无力应对,而他也要面临巨大的库房成本。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经商经验的作者,他开始被自己的顾客和无数的报表所淹没。直到现在,他都还未向捐助者交付成品。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者艾森•莫里克(Ethan Molick)在针对Kickstarter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募资成功的硬件和涉及实体产品的项目中,75%都未按照最初的约定按时给予捐助者回报。
如果募资成功的项目最终没能完成预期的产品生产,融资者是否需要返还自己融到的资金?Kickstarter创始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按照网站的规定,并没有明确的条款应对这个结果,因此融资者并没有义务返还资金。那么捐助者的利益该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保护?除了项目推出前制定严格的审核程序,Kickstarter仍未有更好的方法。
对于制造产品的一方,产品推出前并未有规模化的生产,而从融资到最终产品制成又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对于科技这个高节奏发展的行业,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随时可能改变项目的进程。
一家制造iPhone充电底座的创业者通过Kickstarter融到了150万美元,他们预计4月交付产品,但因为生产延迟,仍有一部分产品还未完成。可就在前几周,苹果公司改变了新一代iPhone的接口,这意味着目前的充电底座必须重新设计。面对这样的情形,捐助者称,只能期待这些底座能在自己拥有iPhone 6前到达自己的手中。
也有用户开始反应,自己收到的产品和项目原先的描述相差太大。但他们却无法向常规的买卖一样选择退货。
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用户开始质疑Kickstarter。就连最新的知名项目Ouya,也被人怀疑其真实性。有文章指出,Ouya在项目描述中所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它甚至连硬件的生产现状都没有说清楚,而且围绕这个产品的系统本身也充满不确定性。
网站最新公布的方案即要求各个项目必须向用户写明各种风险和挑战,禁止各类过度的渲染和包装。但这些规定却显得模糊,很多人并不清楚究竟哪些属于过度渲染。
Kickstarter平台所营造的“梦想”外壳开始被现实所冲击。也许,在讲了太多关于创意和梦想的故事后,Kickstarter需要告诉更多的人,如何经营一个好生意。
了解更多Kickstarter信息:融资平台Kickstarter:50美元最易吸引捐助者
【本文版权归腾讯公司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