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职场机器人工作不叫苦 或进入寻常百姓家

职场机器人工作不叫苦 或进入寻常百姓家

职场机器人(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中涛)北京时间9月25日消息,美国科技资讯网站The Verge编辑保罗·米勒(Paul Miller)近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在可预见的将来,诸如“Baxter”等品牌的职场机器人,有望成为美国普通家庭的有力助手。

以下为米勒文章全文:

在谈到机器人时,今年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新词汇是“一起工作”(co-working)。今年6月,我同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University of Darmstadt)的奥斯卡尔·范斯特里克(Oskar Von Stryk)博士进行了交谈,他跟我讲起了这个产品领域。我们并不太了解的是,Rethink Robotics公司将于数月之后推出名为“Baxter”的产品,该产品可定义成职场机器人,并有可能在可预见将来,在机器人市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Baxter干活不叫累

所谓职场机器人,是指专门针对小型商家而设计的产业机器人,只是其工作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与拼装汽车的机器人不同,职场机器人进行的操作活动更为简单,如将一些物件捡起来并放到某处。比如地板上散落了一大堆玩具,而这些玩具必须放入一个盒子当中。又如发送邮件活动,需要在每个信封中装入4张内容不同的纸。再如将土豆按大小不同进行分捡。诸如此类的任务,其实都可交由机器人去完成。Baxter不会叫苦叫累,并让人类成为管理者。

从理论上讲,职场机器人还需要解决好更容易编程的问题。对于产业机器人而言,它们可能会全年都在重复完成同一种任务,这就需要提前给这些机器人给出相应编程。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机器人可能需要进行多种任务的操作,比如说Baxter应该在30分钟之内做完打扫办公室的杂活。

职场机器人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多年以来,产业机器人往往是被隔离起来工作。而职场机器人很可能将同人类混杂在一起工作。Baxter身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能够识别潜在的人类障碍。但职场机器人的安全性并不局限于人机交流。范斯特里克表示,就一些具体工作而言,如果是由人类操作,出于安全保护的因素,此类工作通常花费的时间较长。以钻床操作为例,在人工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放钻床放入物件之前,需将机器电源开关关闭后再放入物件,然后再打开电源。如此一遍遍重复就很费时间。如果使用职场机器人,此类操作过程就不再需要人工去完成。

我个人觉得,这类职场机器人是否有吸引力,最终制约因素还是它们的售价如何。Rethink Robotics给Baxter定出的售价为2.2万美元。考虑到该机器人能够完成多种任务的操作,因此不能说该价格很昂贵。另一方面,Baxter还给其双臂预留了功能升级空间。

功能强大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2.2万美元并不是职场机器人的底价。我听说还有一款售价为1万美元的职场机器人。与Baxter相比,这种低价版机器人的功能会少了一半以上:只有一只手臂,手臂伸出的距离更短,所能处理的任务也更简单。

Rethink在该市场已捷足先登。该公司所生产机器人所具有的功能可谓闻所未闻:能够让机器人具备“接受教育”特征应该说是很不起的进步。只是在职场机器人业务领域,除Rethink之外,还有一大批相应科技创业公司正在进行相应研发工作。

Rethink原名称为“Heartland Robotics”,该公司已获得了一些资金援助。有传闻称,在明年1月于芝加哥举行的自动化展会上,Rethink将展示其最新研发的职场机器人,也就是将在市场上销售的Baxter机器人。其他从事职场机器人研发的公司还包括:Redwood Robotics和范斯特里克创建的BioRob等。范斯特里克希望能够生产出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安全性更高、价格更为低廉的职场机器人,并让这些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多以前由人工操作完成的任务。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Yaskawa电子、Universal Robots、Fanuc以及ABB等公司都在研发相关职场机器人,其性能与Baxter相类似,但体积可能更小。我有理由相信,在军用和家庭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iRobot,他们在职场机器人领域的地位同样也不容忽视。

只是诸如Baxter之类的职场机器人面市后,它们的应用范围并不仅仅替小型企业“干活”。这些机器人都使用了最前沿的技术,而这些产品之间会相互争抢市场,并导致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如此一来,这些职场机器人将扩大其应用范围,而最为可行的目标就是普通家庭。

产业机器人已经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提高准确性、加强任务处理速度、增强性能以及完成特定任务。与此同时,具有安全性、低价格的机器人将走入寻常百姓家,并给这些家庭带来便利。

DIY计算机系统

机器人产业正等待“家制计算机俱乐部”时刻的到来,即技术爱好者今后可使用家用机器人来组建计算机系统,而不再是在企业主机架构基础上进行调整。

2003年期间,机器人产业预言家皮特·马基维茨(Pete Markiewicz)曾表示,家制计算机俱乐部时代到来的前提,是市场上已经有了“可靠、能够感知环境的”机器人。应该说,马基维茨所说的这种先决条件已经具备,Baxter正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机器人:对人类不会带来伤害,能够完成大量任务。

《纽约时报》曾援引苹果前高管、“iPod音乐播放器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的表述称,Rethink有望成为机器人产业的苹果,Baxter有望成为机器人产业中的Mac机。但在我看来,如果Rethink能够确立类似IT产业的“英特尔”或“德州仪器”的地位,这同样也将是很不起的事情。

Baxter所使用软件,是在Willow Garage公司开发的ROS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基础上进行开发,这也是Linux操作系统的重要发展时刻。在此之前,Linux已受到技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追捧。Baxter上市后,也意味着ROS系统的首次商用亮相,并将有望使该系统成为机器人产业中的Android,即Willow Garage将成为机器人产业中的谷歌(微博),而Rethink更像是使用Android平台的三星。或许今后10年内,我们将看到更多机器人产业中的三星或HTC(宏达电),这些公司名称或许为“BotSense”或“BotWiz”等。

我听说对于Baxter的最新开发进展,Willow Garage也是在最后一刻也获得相关信息。这也就表明,机器人开发领域的竞争程度已经异常激烈。只是这种现象同样也意味着,Willow Garage对于ROS系统采取了高度开放态度,且该系统已经较为成熟。就目前而言,Rethink主要是对Baxter使用的ROS系统进行功能上的调整。

市场潜力

微软Kinect传感器为机器人研发工作开启了新纪元,原因是该产品具备了红外线景深感知功能,并成功使该技术成功在大众消费设备上得以应用。与此相类似,职场机器人也能帮助技术爱好者制作出性能更好的硬件。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已在大学研究机构中组建了机器人手臂,从而有利于他们以更快速度将创意转化成产品。

过去10年中,人们一直在谈论机器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但在家用机器人领域,其市场增长潜力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即使Rethink的Baxter,也很可能在该市场毫无建树。抛开其他不论,其2.2万美元的售价本身就没有太大吸引力。

尽管如此,机器人已能够在工厂中识别员工并完成产品分捡、摆放等工作,这无疑是机器人产业取得的巨大进步。或许今后数年内,这些机器人将能够在普通家庭中帮助家庭主妇干家务。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