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华西,你看不出华西的变。如果你来过五六次,会看到华西年年在变!”8月11日下午,面对来访记者团,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幽默说“变”。
华西年年“变”的背后,是华西的年年“转”。正如梁保华书记所评价的——华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真正做到了“三个转”:实实在在“转”、创新路子“转”、高效有序“转”。
记者们都希望能“触摸”到华西的“变”与“转”。一茬茬、一拨拨的记者试图从这片土地不断“长”出的新闻中读懂华西。今天,那些曾引起轰动的新闻已多成旧闻,但华西却仍是新景。旧闻新景对照映衬之下,更清晰显现华西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步伐。
从100亿到500亿
数字之变诠释结构之变
2003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9%,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这意味着,华西村成为国内第一家超百亿元的村级企业集团。
100亿,200亿,到300亿……昔日作为新闻的数字已被不断改写。如今,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已连续3年可用资金超30亿元,到2011年,也就是华西村建村50周年之际,将实现可用资金50亿元。
数字量变的同时,也正发生结构之变。“钢铁等传统产业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已从60%降到了现在的40%。”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冶金总公司总经理杨永昌说,“我们重点关注的不再是规模,而是质的提升。”可以看到,这几年华西钢铁产业发展的战略就是一个“退”字:线材生产线,年效两三千万元,因为能耗高被淘汰;热轧带钢生产线,年效益3000万元,同样也被“忍痛割爱”。而这带来的可见变化是:华西吨钢能耗,由原来的600多千克标煤,降到了现在的494千克。
“2003年7月5日我上任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关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回忆道,当时,周边几个村并入华西村,同时并来4个化工厂。决定关厂,有人不理解。一些西部的领导更是闻讯上门。“与其关掉还不如转移到我们那里去。”对方游说,“要不,把设备卖给我们也行。”最终,华西村还是关掉了化工厂,而且狠下心把设备拆卸按废品处理。
有所退背后是有所进。目前,钢铁厂的规模小了,但杨永昌却更忙了。“从为钢铁厂配套运输铁矿石开始起步,华西村向海洋运输业拓展,已拥有5艘远洋运输散货船,年运输能力超过300万吨。”杨永昌介绍,从黄土地走向蓝色大海,华西村还成立了海洋工程服务公司。今年9月,具有国内最大起吊能力的4500吨大型起重船将建成投用。“华西村的目标是,未来两三年,在近海大型桥梁、海洋石油平台施工中,打造‘华西海工’品牌”。
有所进的另一个领域是金融。华西的金融业称作“五融”:企业参股、对外投资、诚信典当、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目前金融业已成为仅次于钢铁业的第二利润大户,据介绍,到明年“五融”可实现效益5个亿。现在仅村里参股的上市公司就有4家,市值达8-10亿元。明年,还会有4-5家参股企业上市。
从“轿车村”到“飞机村”
速度之变传递效益之变
3月8日,轿车首次成批进入中国家庭,创造这个纪录的,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农民。……1964年中国汽车年产量才达百辆。今天华西村农民一次订购250辆轿车,相当于中国60年代前期生产轿车的总和。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轿车村。
曾引起轰动的小轿车已成寻常物,华西村民一家两辆车也不再是新闻。 下转A2版
9 7 3 1 2 4 8 :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