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相伴随,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失去了约束力,侵犯他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不道德行为也时有发生。那么,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状况到底怎样?中国传媒大学团委日前对此组织了专题调研,并对国内本科大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4份。
浏览黄色网站
典型意见认为不可过度
据调查得知,有54%的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浏览过黄网,而从未浏览黄色网站的人占了46%,其中以女生居多。在那些浏览黄色网站的大学生中,长期浏览黄色网站的人只占调查总数的4%。
“这个现象(浏览黄色网站)应该很正常吧。尤其是对某些学校缺乏异性的人来说更正常了。我觉得就像吃泡面一样,适度调剂,多则伤身。不过不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就好,还有就是,要低调,毕竟不光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三学生的说法,代表了很多大学生对此的心态。
人肉搜索
多数人不参与也不明确反对
在受访样本中,从未参与人肉搜索的大学生占了74%,而那些参与过人肉搜索的,绝大多数只是偶尔性参与。
尽管大学生的人肉搜索参与率只有26%,但明确表示反对这种行为的人,只占18%,剩下的人或多或少都对其有一定的支持。这表明,虽然多数学生由于时间、技术、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参与人肉搜索,但对这种行为的道德判断并不明确。
网络谩骂
打游戏时更容易说脏话
调查显示,多数人比较注意自己的网络用语,喜欢网上骂人者只是少数。
一名在网络上并不太注意文明用语的学生表示,尤其在打游戏中,说脏话骂人的现象更是严重。当网络上有人骂自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还以颜色,形成网络骂战。而更多的人对于网络骂战,如果事不关己,采取的是围观态度。
社会学教授沈黎称,其实网络谩骂是一种平时心理的压抑在网络上的发泄。
论文抄袭
人性化论文越来越少
“以前论文的两极分化严重,抄写的学生多是全抄,不抄写的学生就花很多时间写出很有个性的论文。现在论文的两极越来越靠拢,正在同化:全抄的学生很少,一般都进行拼凑,但是也很少有以前的学生写的有个性的好论文。大概现在的学生在网络普及、抄袭泛滥的风气下,会受一些影响,好学生也对自己放松,导致有个性的文章少了。”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王永结合个人感受,对调查结果做了上述分析。
专家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现实生活中的越轨行为受到价值和道德的约束,而网络的外在控制相对薄弱,于是人们内心潜藏的想法就会冒出来甚至故意成倍夸大。这些心理特征如果自身调整不当,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就会造成网络道德缺失。
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交往平台。如果说,现实生活中很难让一些自闭、内向的孩子敞开心扉,在网络上还是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这种网络平台的交往有可能帮助他们调整现实生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