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中央电视台2套播出的以创业板为主题的《对话》节目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华为公司的创业往事。
十多年前,李扬曾参与了“创业板”方案的设计。后来,这个概念一度改为“科技板”,由政府选择科技型企业上市,同时也设立了“发审委”,当时的“发审委”比现在还豪华,都是院士。但院士的价值取向是理论是否有贡献,而企业的取向是“我要赚钱”。“华为当时没有通过论证,因为说它没有科技含量。”当初也是“发审委”委员的李扬在《对话》节目中说。
“那时的创业板是政府选择,现在是市场选择,机制上不可同日而语。”李扬说。
1995年5月到 2000年4月担任深圳市市长的李子彬回忆说:“华为在1997年有一次陷入市场恶性竞争,同行的告状信寄给了上到国务院下到深圳市政府的多个部门,以及华为的主要客户。告状信发了3000封,说华为欠工人工资100亿,欠客户100亿,欠税100亿。自从这封信以后,华为六个月没有订单,任正非同志(华为总裁)非常苦恼。后来我知道这个事情,就到北京找吴邦国副总理,因为深圳有一个高科技企业遇到了麻烦,想请审计署牵头组织调查一下,看看信上说的那个事对不对。我说如果对,就把任正非抓起来,他有欺诈行为,如果不对,就发一个公告证明他的清白。”
“吴邦国副总理说,你为了一个私营企业来找我,你可是一个市长。我说我心底无私,……一个礼拜后就立马成立了20人的审计团,在深圳待了三周,发一个公告。这个结果一公布,华为订单马上来了。”
“我在深圳六年,没有吃过任正非一顿饭,没有抽过他一个烟,没有接到他一个果篮,任正非这个人不走后门。”
李子彬在节目中谈到深圳市对华为的扶持时还说,(我在的)6年,深圳没有向华为要一分钱所得税,增值税部分属于地方的还返还了一半。
在上个月举行的“2009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投融资论坛”上,李子彬在演讲中也提到,“华为是6个人凑了8万块钱创业的,可以说是微型企业,我到深圳当市长时他们贷款3000万都没有人给他们贷。所以一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许许多多条件,……创业板的推出为我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记者在有关文献中查到,曾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厉有为在华为还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集体企业时就很关注,因为华为走股份制道路,又是高科技产业。“但是,就像绝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刚刚起步的华为面临资金匮乏的问题。厉有为出面做了很多工作,建行才给贷款3000万元。”1997年底,厉有为和任正非一起访问美国回到深圳后提出,要把深圳建成“中国的硅谷”。
在政府的扶持下,深圳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华为也不再需要大为减税,2003年纳税28亿元。《2008年华为社会责任报告》称,“截至2008年12月底,我们累计向国家纳税525亿人民币。”
这家当年被认为“科技含量低”的公司,截至2009年6月底,累计申请专利39184件。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