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苹果产品频频过热爆炸调查报告

2009-9-21IT时报林斐
     自从2001年iPod第一代诞生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iPod加上iPhone的销量已经突破了2亿部,iPod系列是全球销量最大的MP3播放器,而iPhone也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0%的份额。但也就在全球消费者热情追捧的同时,iPod、iPhone过热、燃烧和爆炸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甚至已经不再让消费者感到意外,以至于有人戏称“苹果制造”已成最时尚的“数码炸弹”。

  被隐瞒的真相

  单单今年,在美欧等地区相继传出,i-PodTouch2代、iPhone3Gs和iPodNano无故发热自燃,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今年6月,韩国集中发生一系列iPodNano起火事件。韩国产业资源部技术标准院(KATS)与苹果韩国公司进行了交涉,并建议苹果在韩国召回可能出现故障的产品。不过20多天,苹果韩国公司表示不愿意采取召回的办法,只是建议消费者携带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去指定维修点进行检测维修处理。

  《韩国先驱报》曾连续两天刊发“KATS称iPod将召回”和“苹果拒绝召回”的报道,这让代表韩国消费者的KATS也觉得很没面子。

  而早在去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就表示收到三起iPodNano第一代产品过热烧毁的报告,经过与苹果交涉,苹果日本公司随后在日本免费为受到影响的用户更换电池。

  近日,在英国利物浦一位11岁女孩的iPodTouch由于过热而自燃的事件中,苹果公司同意按原价162美元赔偿,但条件是不得对外声张此事。在苹果开出的无理条件被女孩父亲愤然拒绝后,苹果的危机公关丑闻被媒体大肆渲染。

  最新一则消息是,美国西雅图一家电视台的女记者AmyClancy,经过长达7个多月的努力,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得到了一份有关苹果iPod产品的文件。在长达800多页的文件中记录了15起在美国本土发生的有关iPod引起烧伤或火灾的事件,时间从2006年至2008年。而在15个案例中大多数当事人与苹果联系后,都被告知是孤立的个案。

  在记者与AmyClancy取得联系后,她向记者表示,怀疑苹果暗中阻挠她对iPod发热问题的调查,直接导致她花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拿到调查文件。

  探寻究竟

  可能性一:容易闯祸的锂电池

  在去年日本iPod产品发生问题之后,苹果官方声明表示,第一代i-PodNano的电池可能会过热,从而使iPodNano无法正常工作且导致其变形。不过苹果同时强调出现问题的产品比例极小(小于0.001%),其它iPodNano型号尚未发现有同类问题。不过单这一款产品就在日本卖了181万台,这显然不是百分比的问题。

  苹果并没有公布“闯祸”的电池供应商名字,但记者调查后发现,该问题电池可能是来自国内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ATL的技术工程师温小青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本人无法肯定上面的调查结果,但是他并未否认苹果是ATL的客户。

  除此之外,对有关锂电池技术方面的问题,温小青还是为记者做了解答。他表示,由于锂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遇到水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乃至燃烧,所以在锂电池最后封装为成品阶段,会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外壳发生破裂,导致汗水等液体渗入锂电池内部,就很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的情况。另外,电子设备中电源IC保护环节设计不合理,或者偷工减料,也会导致锂电池在充放电时发生过热。

  其实,锂电池发生爆炸的问题在近几年间时有发生。惠普、索尼、松下、诺基亚、LG、戴尔等多家国际知名厂商无一幸免。

  美国知名分析机构iSuppli一向以其“拆解”手法来估算产品的成本价格闻名。该机构拆解服务部门总监及首席分析师AndrewRassweiler是苹果iPod/iPhone产品的“主刀”。他在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都存在过热的问题,这并不稀9 7 3 1 2 4 8 :

本文来源:IT时报 作者:林斐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