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地伙伴一起成长
《21世纪》:微软与发改委、商务部的合作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具体的计划有哪些?
陈永正:微软与发改委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2002年,微软就与当时的计委签订了首期合作计划,这是个金额达62亿元的一揽子计划。去年,微软与发改委签订了二期合作计划,除了总计35亿美元的硬件采购订单外,还有1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订单,1亿美元的培训计划。
在与企业的合作计划中,包括四部分合作,分别为软件外包、培训、投资、.net平台的推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专注,比如中软的软件外包订单,创智的电子政务。
《21世纪》:在合作伙伴方面,有没有什么拓展计划?
陈永正:原来是4个合作伙伴,现在已有6个。今年,微软将会发展更多,但目前还不能透露具体计划。目前,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中软、神州数码、山东浪潮、浙大网新、上海宝信、湖南创智。
我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发展:首先是利用跨国公司,包括微软的培训资源,获得国外软件公司的经验;其次做行业应用开发,利用跨国公司的平台做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再次是做软件外包,通过外包学习跨国软件公司的经验,学习大项目的管理能力。印度的软件企业就是一个例子,据我所知,印度软件巨头Tata软件公司就在中国的一个银行项目中击败了IBM。中国企业今后也有机会做成这样。
《21世纪》: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从行业应用软件做起?
陈永正: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国外企业不可能了解那么丰富的本地化市场需求;其次,中国企业有更好的渠道资源,不管是在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都是这样;而做平台软件的企业是微软、IBM、甲骨文这样的企业,中国的软件厂商目前还不具这样的实力。
微软中国2.0时代
《21世纪》:微软过去在中国通过打击盗版赢利,现在却更强调与政府合作,与合作伙伴企业合作,有人说微软中国已经从1.0时代进入到2.0时代了,你觉得是这样吗?
陈永正:我觉得微软比以前更成熟了。以前,微软更希望美国的做法,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做法拿到中国来一成不变地复制;现在,微软更强调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做一些中国客户、中国普通消费者理解和支持的事情。同时,微软更重视配合中国政府做一些事情,这样更容易获得认可。
《21世纪》:微软为何做出这种转变,除了微软的内部转变因素外,有没有中国外部环境的因素?
陈永正:当然。有两个因素促使微软的这种转变获得了成功,首先是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企业都强调使用正版软件。目前,中国的一、二级城市已经完成了正版化采购,许多发达地区的地市级正版化采购都已经开始了。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企业更强大了。微软刚到中国时,不管是硬件合作伙伴,还是软件合作伙伴都没有成长起来,微软无法在当地找到合作伙伴。现在不一样了,在软件领域,微软有浪潮、中软等合作伙伴;在PC领域,有联想、方正等合作伙伴;在家电领域,有TCL、长虹;在手机领域,有夏新、德信等。这些企业都已成长为十分优秀的企业。
《21世纪》:这是不是与微软全球的转型有关?
陈永正:微软一直都在这样做。不过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变化,在以前的PC产业,英特尔、微软掌握着最核心的东西,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比较大。但在互联网时代,或者是3C融合时代,许多创新都是从下游厂商出现的。像联想开发了许多创新型的应用,比如数字安全,比如一键上网,这些应用创新是十分先进的。今后,下游厂商与上游厂商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下游厂商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