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民多好学
经常听人感叹,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淡薄了。昨日,在厦门市图书馆工作14年的副馆长付虹却说,厦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从书报的流通率日渐提高可以看得出来。
市图书馆总馆迁到体育路后,一个多月办了7000多本借阅证;每天入馆读者2000多人,周末人流有时达到4000多人。从办借阅证的情况看,20岁至49岁的中青年居多。但是,相比往年,读者办证的层次在扩大,老年人多了,中小学生也开始学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
厦门市民之好学,从具体的数字可以看得出来。据厦门日报社“书香鹭岛”活动的一次大型调查,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者的比例达到72.8%,3小时以上者也高达29.3%。69%的受访者阅读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且其中70%的人多选择中午和晚上,即工作时间以外的时段阅读。相比全国国民阅读时间,厦门是个好学的城市。
厦门人怎么读书?读什么书?今天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本期《公众调查》采用街头抽样调查方式,对200个市民随机调查采访,根据采访和对数据的分析,管窥厦门市民的阅读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读书有了新的方式和新的内涵,以博客和论坛为主的网络阅读成了新一代年轻人热衷的读书模式。
个案 35岁的老师成“网虫”
“既是读者也是作者,写博客和上论坛都有很强的参与感,让我十分享受!”今年35岁的王老师说起他从排斥上网到现在每天不上网就难受的变化过程,顿时眉飞色舞,兴奋得像个孩子,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同化”成和他一样的“网虫”。
王老师说,他曾经很排斥上网,因为自己是老师的缘故,他曾固执地认为班上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上网”导致的,因此在他的班上“上网”也慢慢成了“绝缘体”。直至2006年一次偶然的上网经历彻底改变了王老师的看法。
他班上有个学生在黑板报上写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某校有个学生得了重病,好心人为他办了个网上“爱心论坛”,希望同学们能上论坛了解情况,献出自己的爱心。看着学生对这则消息议论纷纷、蠢蠢欲动,王老师在自己爱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偷偷记下了网址。没想到在不经意的“触网”后,王老师一发不可收拾,迷恋上包罗万象的网络论坛。他说,在网络论坛里同学们流露的真情互动感动了他,让他对网络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慢慢地,王老师不仅成了各大论坛的常客,更开了博客,很多学生都来给他留言,而这也让他和学生们的心拉近了,大家由原本死板的师生关系变成了网络上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生们的成绩也在这种良好的互动中提高了。
“这种阅读是互动的,深入的!”王老师说,网友们一起通过博客和论坛来阅读新闻,阅读别人的生活,然后再讨论,这个阅读的延伸是传统阅读方式无法带来的。“哪本书能让你和作者直接对话?网络就行,这感觉特带劲!”王老师饶有兴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