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向惠普、康柏、戴尔等许可操作系统,微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Web问世并获得了异常的成功,许多人都认为PC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它是一个访问网络内容的理想平台。微软的联合创始人盖茨成为了世界上最富的人。
图:微软创始人艾伦和比尔盖茨在电脑旁操作
回顾25年以前,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IBM要求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会出现什么结果?可能的结果将是下列二者之一:微软、IBM分道扬镳,或者微软屈服。我们来看看这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微软、IBM分道扬镳
由于没能找到一家操作系统供应商,IBM会指定一个内部设计团队来开发一款操作系统软件。这种单干策略会放慢PC的发展脚步,使苹果大踏步地进入企业市场。
IBM PC可能会运行被称之为OS的操作系统,但它的价格将比许多人希望的要高。IBM 5150的售价是3005美元,很难想像,如果没有英特尔、微软这样的供应商,IBM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推出PC。PC获得了成功。如果IBM仍然坚持自己开发的策略,操作系统和字处理、电子表格等软件方面的新创意则没有这么幸运。
盖茨说服其合作伙伴艾伦与惠普、DEC等公司进行了接触。但是,这二家公司的官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直到他们发现企业产品销售因IBM和苹果的PC而下滑时才反应过来。
微软在销售操作系统方面取得了成功,该操作系统第三个版本的销售非常强劲。新成立的软件公司都愿意为微软的操作系统开发软件,因为苹果和IBM都不大好打交道。
1980年代PC带动的硅谷繁荣压根儿就不会出现,因为风险投资者认为,在IBM、苹果的垄断下,这一市场已经没有增长空间。微软的业务仍然很好,但它并没有成为象目前这样的巨头,事实上,它当时的规模并不比Lotus、Novell等软件公司大。
苹果依然在发展,但它没有能够维持自己的市场领先优势。盖茨的商业判断力,再加上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到1990年代末,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了占有主导地位的PC操作系统。到2006年,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将在40%-50%,剩下的市场由苹果、IBM瓜分,源自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一种全新的操作系统将崭露头角。
IBM将前所未有地庞大、官僚、自大。在1980、19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IBM都“一身是钱”。但到1990年代末,它将被自己的规模累垮,无法对由规模更小、更灵活的厂商开发的产品做出反应,IBM的官员担心,使IBM重新步入正轨的唯一方法是将它一分为三:大型主机、PC、咨询。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于是,到了2006年,IBM开始象现实世界中1996年的DEC那样“病入膏肓”了。
第二种情况:微软屈服
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同,只有一点例外:微软不会成为PC产业链的中心,而只是IBM的众多供应商之一,最终会被其合作伙伴所收购。
尽管会较慢,但创新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由苹果、IBM之外的其它厂商开发的第三种操作系统会开始获得用户青睐。这家公司会是谁呢?这很难说,可能会是Sun,也可能是一家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出现过的公司。尽管苹果会继续生产最时尚的计算机,IBM有最好的销售队伍,但高科技产业的第三世界才会出现令人激动的产品。
在二种情况下,互联网都会诞生,但要普及会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因为PC的价格需要长得多的时间才能够降低到普通人能够接受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高科技产业狂热的创新文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发展,因为风险投资者都对高科技产业退避三舍,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物等其它领域了。
如果1981年微软、IBM没有达成那样的交易,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网络新闻、在线银行、网络聊天可能会仍然是它们5年,甚至是10年前的模样。高科技产业会发展吗?这一点是肯定的,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本文来源:CNET科技资讯网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