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衡在互联网上占统治地位的美国“.com”域名,欧盟委员会去年12月1日启动了代表欧盟自己的“.eu”顶级域名。根据有关安排,“.eu”域名在去年12月7日到今年4月6日的最初4个月内优先供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以及拥有注册商标的公司企业注册,从今年4月7日开始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向欧盟范围内所有具备申请资格的机构和个人开放注册。
按照欧委会的规定,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国家机关、公共机构、公司企业、公民个人,以及在欧盟任何国家设有分支或办事处的机构、公司等,都有权申请注册使用“.eu”域名,具备资格的网络用户可向EURid授权的全球750多家网络服务商和虚拟主机服务商提出注册申请。这些服务商只能代表客户申请域名,不得将申请到的域名转手售予第三方。
自“.eu”域名向欧盟公众开放后便迎来了注册热潮,仅在4月7日当天就收到了数十万用户的个人注册申请,开放后第一个小时的注册量多达30万个。据统计,目前“.eu”域名已有将近200万用户。
然而,注册热潮在显示公众对欧盟认同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和谐的阴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eu”顶级域名的诞生必然引发投机行为。事实上,这种投机在4月份域名向公众开放之初就已露头。据有关机构统计,当时共有160万个“.eu”域名被注册,但仅塞浦路斯的注册量就达到了与其80万人口总数不成比例的7.5万个。现在看来,在尚无有效防范手段的条件下,欧盟暂时只能在已有规定的框架内采取“抓现行”的办法保护自己顶级域名的“清白”。
惩治囤积域名,中国有法可依
本文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