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位于绵竹市汉旺武都板房区不远处的“极地网吧”里,来上网的顾客络绎不绝,将80台电脑前的座位占去一大半。坐在门口的收银台上,黄猛正整理着一个星期以来的收支情况。
今年是36岁的黄猛涉足网吧这行的第九个年头。经历地震的惊惶失措后,黄猛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虽然现在得到全国各方的援助,可是救急只是一时,自己的未来还得靠自己创造。思来想去,他决定把毁掉的网吧恢复起来。
调查市场后,黄猛了解到,汉旺武都板房区集中了一万多居住人口,这结果让他信心十足。在有关部门协调下,黄猛在离板房区不远处租了块空地,投资五六万元修建了眼前这家占地200平方米的“极地板房网吧”。
80台崭新的设备,熟悉的名字、安全清洁的环境,去年10月1日开张当天,闻讯赶来上网的顾客便把电脑抢占完,一直到过年前,网吧几乎天天爆满。
在绵竹,板房网吧采用“迁建”和“自建”两种形式,通过政府和企业提供板房,鼓励原损毁网吧迁入,除减免网吧接入电信费,还对房屋垮塌电脑终端受损业主提供电脑终端零首付等措施,鼓励网吧重建。另一方面,在选址、布局上,考虑防火等安全因素,板房网吧几乎建在板房居住区一街之隔的附近。
截至目前,绵竹已有56家网吧、近4000台电脑恢复营业,恢复80%多的市场,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地震后赶回汉旺的返乡农民工王雨亮最近每天都要来网吧上网,查阅各地的招工信息,他说,看到家乡的灾后重建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也想出去找工作了。“通过网络传递、了解各种信息情况,丰富了我们的板房生活;通过网络与朋友们互相鼓励、互相温暖,驱散了惶恐无助的感觉。现在,我还可以通过网络重新找到满意的工作。”对今后的生活,王雨亮充满信心。
放眼全省,省文化厅市场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全省在地震中受损、被毁的2259个文化市场经营服务网点,将恢复70%以上,以便为灾区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更多场所。
【专家点评】
对于灾区板房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网吧和KTV,川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认为,这种现象的背后,代表着灾后重建恢复到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崭新阶段。“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板房网吧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年轻人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即便在板房这样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仍在不断追求更现代、更时尚的文化生活。”他说,这些都象征着灾区人民渴望获取知识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也认为,板房网吧的出现,说明灾区群众在物质生活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开始凸现,这些文化市场的及时出现,将有助于灾区老百姓尽快恢复到震前正常的文化生活。但他同时强调,网吧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营业,上网的年轻人不管获取信息、游戏娱乐还是聊天交友,都不能沉溺其中,对于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应自觉抵制。
本文来源:天下网盟 作者:佚名